扬子晚报网2月3日讯(通讯员 王欣瑜 记者 万凌云) “真是谢谢你呀,郭法官,你看我行动不方便,这都要过年了,还要劳烦你们亲自送给我……”春节前,在句容市某卫生院住院部病房内,近百岁的老人童某某接过句容法院后白法庭郭法官上门送来的35000余元案款后,连声道谢。
合影
院方介绍,童某某是名近百岁高龄的老人,生活难以自理,日常都是由其几个儿子轮流照顾。期间,其长子盛某某和次女将童某某钱款私自转出,且以将来用于办理后事为由拒绝返还,导致童某某住院期间无力支付医疗费。由此,双方为此产生纠纷。
不得已,是童某某将长子盛某某等人起诉至句容法院后白法庭,以返还原物为由要求归还其存款35000余元。
送还
考虑到童某某系近百岁的高龄老人,目前因病急需支付医疗费,后白法庭决定特事特办。承办该案的郭法官第一时间联系童某某的其他子女,了解具体案情。在掌握被告盛某某的居住场所后,法官及时安排人员将传票等应诉材料直接送达给被告,并将庭审时间安排在年前。
开庭当天,童某某的委托诉讼代理人和所有子女都到庭,大家对由谁保管以及如何使用该笔款项争论不断,甚至到了剑拔弩张的地步。因双方关系特殊,为使母子不离心,亲情不生怨,承办法官多次耐心细致地沟通,入情入理地劝说引导。最终,被告人盛某某认识到自己的错误,同意当庭返还占有的钱款,并将该款项存入童某某名下的存单内。
而如何让高龄老人童某某在年前及时拿到案款,也是承办法官很重视的事情。双方达成调解后,郭法官和书记员第一时间将存单送到童某某的病床前。于是出现了开头的一幕。
开庭
从案件受理、调解以及拿到案款,前后不到一个月,这让百岁老人在岁末寒冬里倍感温暖。
院方表示,近年来,句容法院一直秉承“公正司法、为民司法”的宗旨,牢固树立“假如我是当事人”的观念,畅通涉民生案件审理“绿色通道”,公正高效地维护涉老年人、妇女儿童以及残疾人等弱势群体当事人的合法权益,切实让人民群众感受到公平正义就在身边。
校对 徐珩